(澳门鬼谷子来料)
- 33
- 2024-11-12 03:26:19
- 69
古代历史上有什么预言最后应验了
唐太宗开创了贞观之治,大唐的文治和武功随后逐步达到了鼎盛时期。
但我们都知道,大唐中间有一个插曲,就是武则天创立的“武周”。
武则天的事情,其实在天象和谶纬书上都有明确的“预言”,而且后来事实的发展,几乎百分百应验了预言。
武则天当女皇的预言:“女主昌”、“唐三世之后,女主武王代有天下。”
大约在贞观八年(公元634年)前后,当时金星多次在大白天出现。大唐的史官占卜说:“女主将兴起。”这是第一个所谓预言。
其次,民间又广传《秘记》中的记载说:“唐朝三代之后,女主武王取代李氏据有天下。”
这就基本就等于把时间和人物都交代清楚了。唐朝三代之后,就是唐太宗儿子之后。只是不知道这“女主武王”具体指的是什么。
唐太宗非常忌讳这个事情,也成了他的一个心病。
有一天,一个倒霉蛋出现了,他就是大唐将领李君羡。
李君羡早年跟着李世民作战,立了不少功,破宋金刚、败王世充、破窦建德和刘黑闼、击破突厥(与尉迟敬德一起),等等。这样,唐太宗给他的官也不小,任左武候中郎将,爵位是武连县公,职责是驻防玄武门。
但李君羡竟然有个小名叫“五娘”!唐太宗无意中得知了这个信息,他心中紧绷的那根弦感觉被人猛地撩了一下:
这个李君羡,官职带武(左武卫将军)、爵位带武(武连县公)、籍贯带武(武安县人)、防地带武(驻防玄武门)、小名带wu(五娘),竟然连着五个wu!还暗合是女性的所指!莫非这就是谶言中的女主武王?!
不久,唐太宗就找其他借口把李君羡杀了,并抄家。全然忘了李君羡的大功。
这事到这里其实并没完,唐太宗其实还有更狠的想法。
唐太宗杀李君羡,大概就是宁可错杀也不放过的做法。
后来唐太宗秘密地问太史令李淳风:“《秘记》上所说的传言,真有其事吗?”
李淳风回答说:“我仰观天象,俯察历数,这个人现在已在陛下宫中了,是陛下亲属,从今往后不超过三十年,这个人当做天下的君王,并将大唐皇室子孙杀得不剩几个,其征兆已经形成了。”
唐太宗急了:“那我把有嫌疑的统统杀掉,能让大唐躲过这一劫吗?”
李淳风答道:“这个是天命,人力无法违抗。你即使这么做,未来称王的人也死不了,还反而白白地杀了无辜之人。”
李淳风接着说:“而且此后还有三十年时间,那个人届时也已经老了,或许该存有慈善心肠,对大唐江山、对天下的祸害可能会小一些。假如现在找到此人将其杀死,那么老天或许会降生更加强壮的人大肆发泄怨恨,恐怕陛下的子孙就没有幸免的了。”
唐太宗听了这话,于是不再惦念《秘记》传言的事。
以上都是《资治通鉴》记载的内容。今天我们结合后来的史实看起来,真的是匪夷所思啊!
武则天于公元655年被唐高宗立为皇后,五年以后,因为唐高宗患有风疾,经常头晕目眩,就让武则天越来越多地处理国家大事,最后武则天终于一步步篡夺了李唐天下。
结束语:
公元690年,武则天正是建立了“周”朝,君临天下。
这时,李君羡的家人开始上访喊冤了。武则天已经完全应验了预言,证明了自己是天命之主,于是给李君羡平反了。
李淳风的解读也应验了,武则天最后还政于李唐,没有彻底颠覆李唐。
古人的预言今天看来真是太神秘、太神奇了!
不过,我们今天已经很难知道:是真的有这个预言,还是后代史官附会上去的。
---凌烟阁论史---欢迎你赞评转+关注!
我也看了很多关于预言文章。可是经过实践的论证,对很多预言的形成持怀疑态度,很多预言之所以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,那是人们都有猎奇的心理,喜欢未卜先知的心理,如果所有的事情,大事件都有预言,并能感知到预言的准确性。那我想这样的大事件也就不会发生了。很多时候都是先有了结果,而撰写预言的人在倒推时间节点,再形成成预言,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,人们就会信以为真了。其实在当时人们阅读他的写的预言的时候,明知道他这都是伪命题, 可是有些东西传着传着,人们就信以为真了。
我记得原来看过一本书,叫诺沙丹玛斯的预言家写的,当时看这本书的时候,我看的也是津津乐道,预言当中也记录了很多世界的大事件,就连希特勒挑起二次大战,都记录在内,还有各个时期的大事件,当时这个预言被人们传的神乎其神,其中有一个预言让人们最担心。好像预言当中说,1997年是是世界末日。那个时候我20多岁。因为预言说是世界末日,弄得所有人人心惶惶的,很多人天天也不干活了,也不存钱了,大吃二喝的就等着世界末日的到来。可是,很快1997年就平安的过去了,也没有出现世界末日,这一语言的诚信度也就不攻自破了,1997年什么事情都没有。从那个时候我就认定了,所有的预言都是后人借助前人的名字瞎编的,都是后人按照时代的发展肆意编造的东西,都是从现代往前面去推的,真的没有什么实用价值,都是骗人的东西,博人眼球的东西。《孟子》有云:得天下有道,得其民,斯得天下矣。得其民有道,得其心,斯得民矣。
简而言之,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,失民心者失天下。这应该是最为灵验的预言了。
虽然没有点出具体的朝代,但很多的朝代都没有逃出这样的一个规律。
《孟子》为战国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轲所著,而孟轲则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。
他的这一预言,几乎都得到了强有力的验证。
(1)
秦朝末年,劳民伤财。修阿房宫,建骊山墓,北防匈奴,南守百越,服役者就达200多万,而当时秦朝人口也才2000万左右,占去了差不多1/10的人口。加上连年征战,赋税沉重,以及律法严苛,百姓生活苦不堪言。
加之朝内赵高乱政,指鹿为马,二世无能,官场混浊腐败。秦朝渐渐失了民心。
最先,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,继而有项羽、刘邦等各路人马,也纷纷起义。
“楚虽三户,亡秦必楚。”最终,秦朝终结在了西楚霸王的手里。
在与刘邦的楚汉之争中,楚霸王也渐渐败下阵来,不得不自刎乌江。
刘邦约法三章,大汉王朝由此建立。
(2)
东汉末年,朝廷腐败,朝内宦官外戚争权不断,国势慢慢在内耗中衰弱,加之赋税严苛沉重,百姓走投无路之下,也揭竿而起。
他们头扎黄巾,高喊“苍天已死,黄天当立,岁在甲子,天下大吉”的口号,反对朝廷统治,这便是历史上的黄巾军起义。
虽然黄巾军起义以失败告终,但最后,诸侯争霸,各自为政,形成了三国鼎立。
东汉末年朝廷的名存实亡,无不是失去了民心,由此慢慢失了天下。
(3)
离我们最近的,便是国民政府的腐败独裁的统治,在日久之中,也慢慢得失去了民心,败退大陆,退守台湾。
而这也是有力之证据。